食品標準的全球決策機構“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Codex Alimentarius Commission,簡稱CAC)于2014年7月14日至18日在瑞士日內瓦國際會議中心舉行了第三十七屆會議。本屆會議由食品法典委員會Sanjay Dave先生(印度)主持,三位副即Samuel Godefroy博士(加拿大)、Awilo Ochieng Pernet女士(瑞士)和Samuel Sefa-Dedeh教授(加納)協助開展工作。出席會議的代表來自170個成員國和一個成員組織,以及28個國際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包括機構,約700名代表出席。中國此次派出20余人的代表團出席會議,成員來自國家衛(wèi)生計生委、農業(yè)部、國家質檢總局、工信部等。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由糧農組織和世界衛(wèi)生組織于1963年共同建立,負責制定統一協調的國際食品標準、準則和行為守則,保護消費者健康,并確保食品貿易中的公平貿易實踐。中國于1985年加入該組織。
本次會議有多項全球食品安全新標準在此期間被制定并通過,包括嬰兒配方奶粉中鉛殘留限量、大米砷含量以及規(guī)范獸藥使用等。
鉛中毒可影響嬰幼兒大腦和神經系統發(fā)育,對嬰幼兒健康造成長期嚴重傷害。根據委員會制定的新標準,每千克嬰兒食用的配方奶粉中的鉛殘留含量不應超過0.01毫克,而此前的標準是不超過0.02毫克。
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規(guī)定每千克大米中砷含量不應超過0.2毫克。該委員會稱,長期暴露于砷污染之下可導致癌癥等疾病,全球部分地區(qū)地下水和土壤中砷含量較高,受灌溉水源中存在的富砷沉積物影響,大米受砷污染的情況在某些亞洲國家中尤其值得關切。
為避免肉蛋奶等畜牧產品中獸藥殘余超標,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規(guī)定氯霉素、卡巴多司等八種獸藥應限制使用。
此外,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還規(guī)定了部分食品添加劑的殘留限量,及某些生鮮制品、水果等食品應遵守的安全質量標準。
符合權威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標準,才能確保食品安全科學。康喜Suprememil嬰幼兒配方奶粉符合權威國際食品法典委員會制定的新CODEX標準,不添加任何未經CODEX標準允許的有爭議成分,奶粉成分及其比例達到安全級別;配方更先進科學,營養(yǎng)更全面均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