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以民為本,民以食為天,對待那些色香味俱全的食物,我們大都沒有多少的。
然而,三聚氰胺風波、蘇丹紅事件、毒奶粉事件……一系列的食品問題讓人們開始對入口的東西倍加小心。不少人開始懷念很多年以前的食品,因為現在市場上的加工食品,一般都離不開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是為改善食品色、香、味等品質,以及為防腐和加工工藝的需要而加入食品中的化合物質或者天然物質。目前我國食品添加劑有23個類別,2000多個品種,包括酸度調節(jié)劑、抗結劑、消泡劑、抗氧化劑、漂白劑、膨松劑、著色劑、護色劑、酶制劑、增味劑、營養(yǎng)強化劑、防腐劑、甜味劑、增稠劑、香料等,可以說食品添加劑無處不在,我們每天都會吃進去幾十種,它在讓我們的視覺和味蕾獲得極大滿足的同時,也可能讓我們的身體遭受著不同程度的損害。
衛(wèi)生部曾于今年1月公開征求55種食品添加劑性和工藝必要性意見。根據征求意見情況并經組織專家審核,2,4-二氯苯氧乙酸等38種食品添加劑已不具備技術必要性,擬根據有關規(guī)定予以撤銷,征求意見截止時間為今年4月20日。
這其中包括一些人們熟悉的食品添加劑,著色劑便是其中的一種。計劃撤銷的38種食品添加劑中,茶黃色素、茶綠色素、黑加侖紅等17種食品添加劑均為著色劑。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冰激凌本來的顏色是白色的,但市場上的冰激凌五顏六色,這些都是著色劑起到的效果。如果沒有食品添加劑,我們吃的饅頭不會那么白,我們喝的番茄湯不會那么紅,我們吃的蜜餞也不會那么甜。
當然,食品添加劑并沒有消費者所想象的那么可怕,它并不是毒藥,經政府部門批準的食品添加劑,按照國家標準的使用范圍、使用量添加到食品中,對消費者的健康是沒有影響的。只是對兒童、孕婦這樣的特殊人群來說,選擇食物需要謹慎。之所以現在出現很多食品問題,都是因為一些商家為了謀取自己的利益,添加過量或者不合格的食品添加劑,導致食品出現隱患。
如果我們購買的食品色澤、味道、形態(tài)等超出了我們的常識,就可以懷疑添加了非法添加物或者有濫用食品添加劑的情況存在。比如大米為什么這么香?面粉為什么這么白?蔬菜沙拉為什么一直不會蔫?
專家表示,其實大部分的添加劑對均衡營養(yǎng)、改善食品質量都有很好的作用,所以大家也不必過分地去追求所謂“”的飲食,也不要過分懼怕添加劑對身體造成危害。相信只要規(guī)范了市場,通過正規(guī)途徑購買食品,人們的食品都能得到很好的保障。當然,這樣的還需要來自于國家對不法商販的嚴厲打擊。這次撤銷的38種食品添加劑可以說為我們開了一個好頭,越多不必要的添加劑被清出,百姓的食品就會越有保障。